第376章 借刀杀人 天水幼麟_糜汉
剑士小说网 > 糜汉 > 第376章 借刀杀人 天水幼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76章 借刀杀人 天水幼麟

  第376章借刀杀人天水幼麟

  听到杨阜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时,曹真脸上的神色瞬间肃穆起来。

  凉州贫瘠,它的经济意义并不重要。

  但是凉州却是大魏防备刘备政权进攻关中的战略屏障,一旦凉州被糜旸夺下,那种后果让曹真不得不心怀忧虑。

  当然最重要的是,杨阜所说的话并非是危言耸听。

  对于关中的天气,曹真初镇关中所以尚且不太清楚。

  但是对于汉中的地形,曹真当年可是跟随曹操亲身体验过的。

  不提早一些的征讨张鲁之战,就说汉中之战时。

  当年曹操在汉中被刘备击败,有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汉中地势险峻,魏军大部队无法完全展开。

  在有着这种惨痛的教训之下,知兵的曹真不得不对杨阜的话多加考虑。

  尽管他十分想击败糜旸,为大魏一雪前耻。

  唯有这样的大将,才能充分利用曹魏的国力,守卫住大魏的关中之地。

  在曹真看来,充分重视并且承认一个对手的能力,才是后续能击败他的最大关键。

  完全没有一点想深入了解姜维的意思。

  曹真的言语中,尽是流露着对杨阜的赞赏之意。

  “此计怎能称为调虎离山,应该称为借刀杀人才是。”

  原因便是姜维的父亲姜囧曾死于王事。

  或许旁人以为他是在思考,这是不是进攻梁州的时机才会如此。

  并且他也曾下过严令,但凡重要职位的人事任命,除去各地的中正官同意之外,还必须交由当地的最高军政长官进行最后的确认。

  杨阜在离开议事厅后,便立即召集一众属吏。

  曹真认真的听完杨阜的建言,而他在听完后,似乎一开始在思量杨阜建言的可行性。

  虽然曹真的具体权责是都督关中诸军事,但曹魏的都督,本来就是军政一体的性质。

  “义山,真吾之子房也!”

  况且现在杨阜又深得曹真喜爱,曹真更不会因此事而对杨阜心有不满。

  尽管曹丕称帝已经有一年,九品中正制已然渐渐成为曹魏最重要的选官之法。

  糜旸再如何优秀,他也毕竟是一位臣子。

  给姜维赐官有利于鼓励大臣的报国之心。

  而相比于诸魏将不同的是,杨阜在听到曹真采纳他的建议后,他的脸上流露出笑容。

  我军所忧者,唯有糜贼。

  大将军不如可广布细作潜入敌境,一则可勾连敌境内不服糜贼之众臣,以自身威望为他们依仗,让他们举义不断,这样可使梁州终无宁日。

  在多加思索之下,曹真不顾在场的诸将踊跃请战的神情,他最后做出了决断。

  目前曹魏朝野上下,都将糜旸当做曹魏的生死大敌。

  哪怕在姜维的人生介绍中,杨阜特地点明姜维在天水郡中有着“幼麟”的美誉。

  这数十位属吏身上,各有各的使命。

  而只要刘备心中起了疑虑,再加上益州境内亲善曹魏的众多士族推波助澜。

  在脑中仔细衡量,发现杨阜的这个计策很有成功的希望之后,曹真不禁开怀大笑起来。

  可是随着曹真继续察看姜维的人生履历,他明白了杨阜为何会将姜维放在这份名单中。

  目前他着重要处理的,便是关于诸州各郡县长官的具体任命。

  至于姜维是不是“幼麟”,一切还得看姜维将来具体的表现。

  乃是因为年纪刚刚及冠的他,竟然会出现在杨阜报送给曹真的人事任免报告当中。

  而若是吾能依靠卿的计策顺利夺下梁州,日后吾当自镇梁州,而凉州就由卿主理一切军政。”

  二则可令众多细作在敌境广泛宣传流言,备言糜贼擅权乱政之恶。

  他之所以当初能自愿接受曹真的举荐,心甘情愿成为他的心腹谋臣,看重的便是曹真智勇兼备的品质。

  面对这样衣锦还乡,手握斧钺的巨大诱惑,杨阜又岂会不心动呢?

  关中一地地域广大,许多琐事各州刺史都可自行处置,但除去大量的琐事之后,曹真需要处理的政务也并不少。

  可就是当他看完其中大部分内容之后,这封竹简中的一个人名引起了他的注意。

  尽管刘备是再如何仁爱的君主,他至少也会将糜旸从梁州召回成都询问详情。

  听到杨阜有良策献上,曹真脸上的失落瞬间消失不见,他马上看向杨阜,眼露精光的问道:“卿有何良策,可尽管言来。”

  在刚刚看到那封来自梁州的情报之时,他的脸上流露出凝重之色。

  在对杨阜赞赏完之后,曹真看向杨阜的目光越发欣喜。

  并且他还具体写明,赐予姜维的官职乃是中郎,天水郡参军。

  只要卿的计策能成功,那时候吾一定上奏陛下,对卿不吝封赏。

  世人皆知刘备宠爱糜旸,但再如何宠爱,刘备也是君,糜旸只是一个臣子。

  在诸将全都离开后,曹真暂且压抑住内心的喜意,开始处理身前桌案上的政务。

  只是杨阜不知道的是,曹真之所以打消趁机攻打梁州的念头,除去他的提醒之外,还因为曹真内心中对糜旸有着很深的忌惮。

  “彼得刘备信重,得以成为一州之牧,然梁州乃益州门户,意义重大。

  在想通这一点后,曹真并没有觉得奇怪。

  而因为曹仁、乃至于曹操的死糜旸都是始作俑者,所以对于身为曹氏宗亲的曹真来说,他对糜旸心中有着一种恨。

  因为杨阜是想要让曹真给姜维赐官。

  之所以这个名字会引起曹真的注意,不是因为姜维乃是关中有名的大名士。

  杨阜的个人能力是很强的,否则他也不会接连得到曹操与曹真的看重。

  在杨阜的安排之下,数十位属吏有条不紊的一一从他的府中离开,然后就马不停蹄的离开陈仓朝着南方而去。

  因为对杨阜的看重,所以曹真先预览起关于梁州人事的具体任命内容起来。

  而在杨阜收到曹真的命令退下之后,在场的诸多魏将也纷纷告退。

  没有这样的出身,姜维年纪轻轻想来也无法担任州从事一职。

  要知道能送到曹真手中审阅的,至少都是一县县令的任命,而以姜维如今的年纪与名气,他根本就够不上这个级别。

  今旸才或可与三贤比堪,然德却犹有鄙之,梁州大乱,可有终日?

  可是现在糜旸担任梁州牧还没半年,却将梁州内部弄得一团糟,刘备身为君主,是不可能对这一点坐视不理的。

  刘备将糜旸委任为梁州牧,也是看重他这一点。

  杨阜的脸上浮现激动之色,他立马深深对着曹真一拜:“臣岂不敢竭尽心力!”

  因为杨阜的计策,乃是根据君臣大义,及人之常情这八个字为根本实行的。

  人脉一直是大族最为看重的一种资源。

  反正他人在天水,还能跑了不成?

  但实际上他之所以会脸露凝重是因为,糜旸的行为令他感到一些害怕。

  在曹真的询问之下,杨阜脸露自信的对着曹真言道:“糜贼,人臣也。”

  无须太过重视。

  可重要的是,以曹真目前在曹魏的地位,他画的大饼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。

  否则的话,他就有可能与曹仁有着一样的下场。

  有此担忧之下,刘备或许不会罢免或者责罚糜贼,但一定会召他回成都祥问。

  昔伍子胥、吴起、商鞅各一时豪杰,然皆无法善终者,无非擅权乱政之故也。

  而曹真之所以会对姜维如此,倒不是说他有多看重姜维。

  杨阜在见曹真打消攻伐汉中的主意后,脸上便流露出不加掩饰的失望之色,他心中明白曹真为何会如此。

  想到此,杨阜接着对曹真一拜言道:“大将军,臣有一计或许可调虎离山。”

  可是曹真知道,在品评人物蔚然成风的当世,哪个世家子弟没有一些美誉在身上。

  对于一个刚刚及冠的年轻人来说,曹真对姜维的赐官,已经算超规格拔擢了。

  人言可畏也,纵使刘备多宠爱糜贼,难免会因为流言而担心梁州安稳。

  若糜贼一旦回返成都,则我军之机会,便接踵而至。”

  以曹真现在的身份与威望,当他说出这句话后,不管在场的王双、费曜等魏将心中有多想请战,但他们也只能老实的听从曹真的决断。

  感到机不可失的他,便立即让杨阜退下,前去早点实施这个计策。

  敌意与恨意,让曹真往日之中没一天不在思量着如何消灭糜旸。

  而杨阜作为曹真的心腹谋臣,他自然不能眼睁睁坐视曹真的失落而没有良策献上。

  主理一切军政,实质上便是凉州牧了。

  曹真举起案上的朱笔,很快就在姜维的名字后面写上一个准字。

  所以哪怕关中三州皆有刺史,但是最后的政务决策,还是要报送到曹真的手中预览。

  可是如今当机会到来之时,曹真却没办法利用这个机会消灭糜旸,他心中肯定充满了失望。

  在他看来,姜维现在只是他施恩于杨阜的一个筹码而已。

  直接赐官这种权力,很显然不是杨阜区区一个凉州刺史可以拥有的。

  杨阜的计策虽然本质上来讲,并不算很惊艳的神来之笔,但正因为它普通,所以它的成功率很大。

  在决定完姜维的赏赐之后,曹真便将手中的竹简下意识地合上。

  他很想消灭糜旸,但他知道面对糜旸这种敌人,绝对不能掉以轻心,冲动行事。

  最重要的是,有些事杨阜并没有说的很明白。

  自小在曹操身边长大的曹真,不仅深通兵法,还颇知人性。

  曹真看了看姜维的出身,他瞬间明了了一切。

  而在这封报告中,杨阜也说明了为何他会建议曹真给姜维赐官。

  只是曹丕还不算太傻,他并没有完全废除察举制。

  他看的方向,正是梁州。

  “既然如今天时地利均不在我军,那攻伐梁州之议,便先暂且搁置吧。”

  至于那些亲善曹魏的士族会不会尽心办这件事,这点是毋庸置疑的。

  正如杨阜所提的那几位古之大贤,他们难道是败在敌人手中吗?

  曹真在话语中为杨阜画了一个大饼。

  但最后真能担得起身上美誉的,又有几人呢?

  曹真完全就是看在杨阜的面子上,才给姜维如此重的赏赐。

  当然曹真也知道,能让杨阜堂堂一个凉州刺史特地向他建言赐官,原因肯定不是那么单纯的。

  姜维出身天水冀县大氏,而杨阜亦出身于天水冀县大氏,想来这两个大族之间,肯定交情莫逆。

  毕竟糜旸的屠刀都已经架起来了,益州士族兔死狐悲,肯定会对糜旸有所动作的。

  姜维。

  听到杨阜的这句话后,曹真脸上的笑意越来越盛。

  那些倒在糜旸屠刀之下的是各大世家豪族的族长,而他杨阜也是。

  甚至刘备对糜旸的宠爱,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立在糜旸能为他排忧解难,建功立业的基础上。

  曹真不是迂腐的人,虽然他很想亲自消灭糜旸,但他也不会迂腐到放着好好借刀杀人的计策不用。

  这两点是人之常情。

  等数十位属吏都离开之后,刚刚忙完的杨阜伸了个懒腰然后起身来到院外,他登上院外的一座高台朝着南方望去。

  他口中的探子,实际上大多指的是益州境内亲善、仰慕曹魏的益州士族。

  他们是败在自己人手中,或者直接点来说,就是败在君臣大义这四个字上。

  曹真对着杨阜言道:“此策既是由卿献上,那一切就交由卿去办理。

  在卓越的个人能力之下,杨阜很快就安排好他刚才所献计策中的一切事宜。

  杨阜的行为对于出身大族的他来说,是一件很正常的事。

  糜贼临州尚未半年,大臣未附,梁名宗大族,皆有部曲,阻兵仗势,足以建命。

  旸新秉一国之政,而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,竞于武事,虐用其民,举国之兵,处处屠戮,死者当万数,此乃载祸之道也。

  正因为有着这层身份,杨阜才更能感同身受地意识到,糜旸的那个行为对世家豪族的特权的冲击力有多大。

  若真让他毫无掣肘成功之后,那对他的家族来说,会是一件好事吗?

  以糜旸的能力,谁也不敢保证,他没有攻下凉州的那一日。

  所以杨阜绝对不能坐视糜旸成事。

  天子当与世家共天下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jianshi8.com。剑士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jianshi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